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性化、體驗化、散客化已成為當前旅游的主要形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助旅游。為了提高游客自助游的體驗效果,各地旅游“風景道”應運而生。
據了解,這幾年來,福建以游客體驗為中心、以游客滿意為目標,著力推動旅游風景道的建設工作,有機統籌串聯旅游景點、特色村鎮,打造福建特色旅游風景道,讓游客“到了福建,人人都是旅行家”,在路上也能充分領略到“清新福建”最美的風景。
空中福道讓生活更悠閑
位于福州中心城區的森林公園,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福道,它全長19公里,將中心城區的左海公園、梅峰山地公園、金牛山體育公園、國光公園及金牛山公園等五個公園串聯起來,是福州市的首條城市山水生態休閑健身走廊。
日前,筆者前往金牛山體育公園登福道。在公園入口處,一個四層的環形坡道設計格外引人注目。在環形坡道的中央是一個高11米的桂花樹,當前正值桂花的盛花期,游客和市民漫步在這樣的步道上,不僅可以欣賞到層層景致、呼吸到清新空氣,還可以聞到一陣陣桂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最值得稱道的是福道的設計。其他云山棧道的設計大多像高架橋,而福道則是懸空棧道,人們可以在福道上空中穿行8.3公里。據業內人士介紹,它采用的是鋼架鏤空設計,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懸空棧道路面寬度是2.4米,這樣的寬度完全能夠讓兩個成年人和一部輪椅并行。
筆者走在空中步道上,感覺有些柔軟。據介紹,棧道是用格柵板鋪成的,其空隙是1.5厘米,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下面的植物能夠吸收到陽光雨露,既不妨礙植物生長,又能讓走在上面的行人感到舒適;兩旁的護欄分別向兩側呈扇形張開,既能確保安全,又能讓空間和視野更為開闊。
為滿足不同人群休閑、健身、游覽的需求,讓更多市民投入森林的懷抱,福道架空部分按16∶1無障礙通行標準設計,即每延伸16米,只上升1米,坡度適宜,人走在上面相對輕松一些。整條福道每200米就有一個休息亭,每500米就有一個旅游廁所和一個快捷出入口,充分考慮游客的各種需求。
筆者在梅峰山地公園看到,有一段福道是架設在湖面上的,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據介紹,這個湖是蓄水湖。景區收集雨水,截留并過濾成清水,之后匯入這個蓄水湖中,湖水用于澆灌公園的植被,形成一套循環生態系統。
據福州市鼓樓區步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道的建設是為了讓游客和福州市民共享生態福利。目前,福州植被覆蓋率已達到55%,為了讓游客領略到福州最美的風景,福道沿線種植了相思樹、櫻花等1000多種植物。福道沿線還設置了科技化步道智能觸屏系統,游客可查詢所在的位置、PM2.5等信息。
人在空中走,城穿林中過。漫步在環境清幽的福道上,游客的腳步也會隨之慢下來。大家欣賞開得正艷的各色花朵,嗅著花草樹木的芳香,充分感受著山林之樂,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4條風景道各具特色
近年來,福建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基本實現了“市市有動車、縣縣通高速、鎮鎮有干線、村村通客車”。“但是,旅游交通接駁服務、旅游風景道等方面的建設相對滯后,成了制約當地旅游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一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今年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游風景道的建設工作。福建省相關部門要求:要有機統籌,串聯旅游景點和特色村鎮,打造出具有福建特色的旅游風景道。
“風景道是一種路旁或視域之內,擁有審美風景的、自然的、文化的、歷史的、考古的和增進游憩價值的景觀道路。”福建省旅發委主任吳賢德表示,要依托現有骨干路網,規劃布局海絲休閑風景道、世界遺產風景道等一批旅游風景道,結合沿線景觀風貌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等復合功能的靚麗風景線,實現“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休閑目標。
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上半年全省旅游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福建省旅發委提出,今年下半年將圍繞福建土樓、碧水丹山、閩都迎賓和最美高鐵四大主題,分別啟動建設“廈門經漳州到南靖土樓、永定土樓段”“武夷山經邵武至泰寧段”“福州長樂機場到三坊七巷段”“合福高鐵從福州火車站到武夷山北火車站段”4段風景道的試點建設。
同時,重點提升風景道道路沿線視域范圍內景觀,包括林相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田園景觀提升以及生態修復等工程;提升服務區或站點旅游服務功能,設置觀景平臺,完善旅游交通標識標牌等。
建設方案一提出,涉及的各旅游部門積極響應。三明市政協副主席、旅游局長陳欣介紹說,根據福建省旅發委的相關要求,我們將積極對接南平市有關部門,聯合推動武夷山—邵武—泰寧風景道建設,共同制定總體規劃并組織實施。完善風景道旅游景區標識牌,確保沿線4A級以上旅游景區、旅游村鎮引導標識數量充足、規范;風景道沿線高速公路服務區開辟旅游休閑驛站;整治沿線鄉村環境,推進房屋外立面改造;推進“三明—明溪—清流—寧化—建寧—泰寧”沿省道(S306、S204、S205)紅色經典旅游風景道建設,吸引更多游客到三明等地區旅游。
南平市旅發委主任徐勇表示,下一階段,我們將編制好《南平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7-2025)》,實施重點景區提升工程,今年下半年將重點推動20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創新提升,改建游客中心10家,改擴建景區停車場8個,新建景區游步道8條,完善景區旅游標識標牌;啟動武夷山經邵武至泰寧段、合福高鐵福州至武夷山段風景道建設等;加快提升完善武夷山南源嶺高速公路休閑驛站建設,把南平打造成為全域生態旅游城市和國際旅游目的地。
“通過旅游風景道的建設,提升沿線景觀風貌,加強沿線節點的旅游交通服務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串聯沿線各處旅游景區景點與特色村鎮等,加強全省旅游資源共享,帶動全省全域旅游發展,推動實現福建省旅游的跨越式發展。”福建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制定導則加強建設
為了推動旅游風景道建設落地,保障旅游風景道的建設水平,日前,福建省旅發委正在積極制定《福建省旅游風景道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發揮旅游風景道的復合功能,開展旅游風景道示范工程,將其打造成品牌化的旅游廊道。
據福建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導則》將圍繞試點建設的福建土樓主題段、碧水丹山主題段、閩都迎賓主題段和最美高鐵主題段等4條旅游風景道,提升包含道路本身及道路沿線兩側視線半徑5公里范圍、周邊延伸行車距離30公里范圍內的旅游景區、特色村鎮等旅游吸引物的風景風貌。“力爭‘十三五’期間,這4條試點旅游風景道建設工作能夠初顯成效,為全省發展旅游風景道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他說。
要想讓游客快樂地漫步在風景道上,沿線需配有良好的景觀風貌。據介紹,《導則》要求沿線山體、水系、田園等自然景觀及村鎮的風貌景觀,沿線標志性建筑、重要建筑或建筑群應獲得風貌提升和凸顯,并突出沿線區域的旅游元素、主題要素和文化特色。比如福建土樓主題的旅游風景道,將提升沿線村容村貌,可結合福建土樓元素符號及色彩,對商鋪外墻、店鋪招牌等進行統一設計改造、安置;結合福建土樓元素符號及色彩進行改造提升,如增設“福建土樓歡迎您”和“福建土樓歡迎您再來”大型宣傳語,體現迎賓主題;適當修繕、整治沿線的破舊土樓,做到衛生整潔,突出和營造“福建土樓”的建筑風格。
據了解,《導則》要求重點提升現有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集散服務中心、高速服務區和觀景平臺處的旅游廁所,在沿線各高速出入口及露營地新增旅游廁所,且新增廁所應設置明顯的標識和指向牌,建在旅游者易發現的位置,與周邊環境和建筑也要相協調;鼓勵各地采用節水、節能、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建設生態、低碳和環保的廁所。同時倡導建設第三衛生間,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務。“旅游風景道不單單是提高景觀道的綠化程度,休息、購物、餐飲設施建設也要跟上。尤其是國家旅游局正在大力推動‘旅游廁所革命’,我們也必須要按照要求建設和整改。”一名專家表示。
近年來,自助游游客越來越多,風景道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服務尤為重要。據介紹,《導則》還要求,要通過二維碼、景區電話、導覽圖等方式,增加門戶資訊導入;在沿線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集散服務中心處設置一級信息咨詢中心,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和相關咨詢服務;增設旅游購物體驗商場,引進旅游商家,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體驗項目,如手工藝品制作、土特產品現場加工及品嘗、小型展覽、民俗體驗等;在風景道沿線的旅游景區、旅游設施及其他旅游吸引物所在地設立旅游解說系統,通過閱讀文字、手機掃碼引導游客游覽,并可收聽、收閱聲像信息。
吳賢德表示,福建將以全域生態旅游省創建為著眼點,形成點、線、面相互關聯、共同作用的空間關系,突破原有以景區、景點為重點的產業空間布局,通過加快推進福建土樓、碧水丹山、閩都迎賓和最美高鐵等4條旅游風景道試點建設,打造富有福建特色的生態旅游風景道,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旅游空間結構,實現“處處皆景觀、無處不旅游”的全域旅游新局面。
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請登陸: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公司電話:0595-22176648、22176649、28892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