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產業鏈穩定,就是守住經濟基本盤。面對新冠疫情影響,我省通過破難點、除痛點、疏堵點,推動龍頭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從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運轉。創新賦能和項目帶動,讓產業鏈更具韌性和活力。如今,在八閩大地,蓄力滿滿的福建制造正全速開動。
龍頭拉動 穩產增產齊步走
作為東南沿海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我省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其中,位于福州的京東方公司就是一家上下游連接著上百家中小企業的龍頭企業。
復工復產以來,在京東方的帶動下,上下游企業與其“同頻共振”,迅速恢復既有產能。
“我們通過工業互聯網實時傳達生產指令,過去需要24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下單、備料流程,現在只要一個小時。”福州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贠向南介紹說。
在政府部門貼心服務下,福州京東方破解了外來員工返崗、進口原材料供給等一系列難題,生產逐漸步入正軌。與此同時,這家龍頭企業從信息聯動入手,主動向上下游企業開放計劃排產、生產制造、庫存管理等全體系管控,破解供應鏈協同的難題。事實證明,數據共享互聯互通,讓產業鏈上的各企業協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在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引領作用,推動企業保持連續穩定生產,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激活產業鏈;支持產業龍頭企業通過專業分工、訂單生產、原材料供應等形式帶動省內制造業企業進入其產業鏈或采購系統,加大配套產品采購力度,貫通產業鏈條。”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除信息聯動,近段時間,我省的龍頭企業還與產業鏈中小企業形成產銷聯通、金融聯動。
日前,中國進出口銀行福建省分行向永榮控股提出的供應鏈融資方案給予上限5億元的授信。該方案下,依托這一紡織化纖龍頭企業的資金、客戶、數據、信用等優勢,將其與上下游鏈條成員作為一個整體,對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給予融資,將讓近百家產業鏈中小企業受益。
而永榮控股所在紡織化纖產業重鎮長樂區,由多家紡織龍頭企業建設和運營的“樂紡云”公共服務平臺,春節假期過后迅速恢復運營,上下游企業一起亮相,為產業鏈各類型企業搭建產銷平臺。
龍頭帶動下,我省各行業均呈現向好態勢。3月份,我省七成以上工業行業實現增長。目前,我省各類企業復工和達產度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中小企業開工率全國領先。
創新驅動 應對風險韌性足
復工以來,顯影液這一上游原材料,因國外企業的斷供讓不少TFT液晶面板企業陷入困境。
針對顯影液大部分被國外企業壟斷的現狀,化學工程科學與技術省創新實驗室與佑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緊急開發“高濃度水基顯影液項目”。
僅用半個多月,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侯琳熙教授率領的團隊和佑達環保的研發人員就攻克了關鍵技術,4月份就建成了1條生產能力達3000噸/年的顯影液生產線,目前產品已供兩家上市企業使用。
“省創新實驗室發揮雄厚的團隊研發力量,為顯影液快速實現國產化提供了可能。”佑達環保總經理劉小勇說。
化學工程省創新實驗室是我省首批4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加快建設省創新實驗室,加強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和孕育新興產業的新技術研究攻關,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是我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舉措之一。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以創新驅動固鏈補鏈強鏈,發揮平臺、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核心技術、原材料和零部件等領域的研發取得突破。
近期,我省出臺《關于強化科技支撐,服務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進省創新實驗室和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并鼓勵創建重要產業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加快建設鋁合金產業技術研究院等10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及石墨烯等領域的產業研究院;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開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商用等新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應用,延長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政策的執行期限3年。
各地也紛紛發力:福州市投入9億元支持光電信息省創新實驗室建設;寧德市投入4.2億元支持能源器件省創新實驗室建設;能源材料省創新實驗室加緊籌備廈門未來顯示技術研究院;泉州發布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高新工業領域申報指南,以科技力量推動高新產業發展“換擋提速”……
創新機制、科技力量、共贏理念,正在為我省產業鏈、供應鏈“賦能”形成合力。
項目帶動 固鏈強鏈正當時
日前,福建石油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協議,擬共同成立萬華化學(福建)有限公司,在江陰港區福化集團現有化工項目的基礎上,投資500億元延伸更加完整的聚氨酯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全國最先進、最具競爭力的化工產業園區。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MDI制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大MDI供應商,萬華化學投資福建,將推動我省突破MDI技術瓶頸,帶動現有東南電化TDI項目技術改造升級,極大地改變福建三大主業之一的石化產業的發展格局,大幅提升我省化工產業的發展質量。
疫情期間,我省產業鏈招商和項目建設的步伐不停,寧德時代新能源第四期項目、福安正威電子信息新材料項目、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D區項目陸上集控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國網時代(福建)儲能項目、廈門光學薄膜器件產業園、釘釘福建管理總部等一批產業鏈重點項目接連落地。
“圍繞龍頭企業來抓招商引資,生成較好成果,我們一季度招商引資取得了開門紅。”寧德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段時間,八閩各地“云端”發力,招商成果顯著。
在廈門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北京、成都、深圳、廣州等城市以及國外的投資合作方,通過遠程視頻實現“云簽約”,達成合作項目60個,總投資328億元,引進項目涉及人工智能、平板顯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領域,大多著眼于強鏈補鏈延鏈。
泉州市81個項目通過網絡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442億元。“5G+工業互聯網”、智能家居、醫藥器械等一批項目都與泉州的高新產業建鏈、重化產業補鏈、傳統產業強鏈緊密契合。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我省“云簽約”項目,聚焦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有助于增強對有效投資、產業接續的支撐帶動作用,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記者 林侃 李珂)
政策鏈接
★2月9日,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通過《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推進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的意見》,提出7個方面21條具體措施。其中,專門指出要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推動上下游配套企業協同,抓好原輔材料、重要零部件等穩供保障。
★3月,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促進穩投資的若干措施》,提出聚焦主導產業、龍頭企業、“三高”企業、技術改造等產業補鏈強鏈,策劃生成一批引領性、帶動性、根植性強的重大項目。
★3月13日,省工信廳、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企業復產達產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整合產業鏈條,密切上下游產業關系,鼓勵企業由原來省外配套轉省內配套,支持產業龍頭企業、國有企業、重點企業通過專業分工、訂單生產、原材料供應等形式帶動省內制造業企業進入其產業鏈或采購系統。
★4月,我省出臺《實施一二三產業“百千”增產增效行動方案》,提出把工作重心落到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上,支持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和優勢企業滿產超產,引領產業上下游聯動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4月27日,我省出臺《關于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實施方案》,其中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部分,專門提出要實施產業鏈供應鏈固鏈行動,加快構建我省產業鏈自主配套體系;推進龍頭企業示范帶動工程,培育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400家以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創建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推進首批16家試點園區標準化建設,創新工業(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投融資機制等。
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請登陸: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公司電話:0595-22176648、28892188
|